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二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怎样理解改革开放也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弄懂这些问题,对全面认识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一场革命

邓小平把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为什么和什么意义上把改革称为“革命”?

从本来意义上说,所谓革命,就是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革命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手段,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而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改良行动。它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关系,不是经过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而是经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的行动予以实现,通常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1)邓小平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的。革命打破并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同样起着打破和消除生产力发展桎梏的作用,所以改革也是革命。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2)把改革称为革命,还可以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改革虽然不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不可能也不需要采取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激烈方式。但它也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新的探索和制度的创新。从广度上来讲,改革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障碍,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所以是全面的改革。从深度来看,改革是重新调整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过程,它必然会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必然给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3)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本来是两次性质不同的革命。为什么不说是第三次革命?邓小平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个意义上,将它们合在一起,看作是第一次革命。他说:“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革命,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134页)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深刻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第二次革命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来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重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可能是更加重要。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的探索,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步明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今天人们谈到中国和苏东改革的不同特点问题时,常常用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来区分。这在一些研究转轨经济学或转型经济学的文章中几乎成了定论。似乎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区别只是一个改革的方法和步骤问题。苏东国家搞“休克疗法”,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而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渐进式的道路。有些人甚至认为,尽管前苏东国家实行“休克疗法”以来经济严重衰退,但它们毕竟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目前的状况只是改革进程中暂时的阵痛;而中国的改革尽管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因为采取渐进的方式,还没有实现前苏东国家已经实现的经济转型,所以最终还是要走向他们的模式。其实,用激进还是渐进来区分我国同前苏东国家的两种改革,是十分肤浅的,因为它根本没有涉及问题的本质。两种改革的根本区别在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完全不同。

对苏东国家来说,改革的出发点不是因为原有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弊端,而是认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注定没有效率、没有前途的。因此,他们认为需要改革的不仅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的经济模式,而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目的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为了用被它们看作富有效率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来取代没有效率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自然不是完善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

我国改革的出发点与同苏东国家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所以要进行改革,不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定没有效率,而是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僵化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所以有一个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各方面的体制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能够始终一贯、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总之,两种改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一方面,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本身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在经济技术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社会主义优越性还不可能充分得到体现,因此存在着使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得以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种想把中国拉到资本主义轨道上去的企图,这决定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必然存在否定和改变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问题。因此,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实际上涉及的是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比较认真和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形成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思想和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也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

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因此,邓小平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的不行。”从前面我们讲的内容可以看到:改革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改革成为必然。那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共 4 页,第  [1]  [2]  [3]  [4]  页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