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为一体。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为什么要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正面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
1、人类长期梦寐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长期梦寐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都曾提出和论证过和谐思想,但侧重点不同。总的来说,儒家学说以“人”为中心,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学说以“自然”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这些美好主张,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无法实现,因为那是一个阶级矛盾和等级矛盾十分尖锐的社会。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康乾盛世”,无非是说一个开
19世纪上半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这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而且明确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但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代替它的未来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一方面通过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缓解了劳资之间的矛盾,从而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这个相对稳定局面不等于和谐社会,不能把二者划等号。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社会形态理论,认为只有取代资本主义对抗性社会形态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无疑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的上述观点,在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面前,坚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地促进社会和谐。虽然社会主义矛盾论和社会和谐论不是一回事,但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石和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5、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这些重要理论成果,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现实的理论指导。
(二)现实依据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准确理解内涵必须把握的方面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结合得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还要为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奋斗。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