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2.“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与这个大目标相一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着眼于祖国统一,着眼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性地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
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见外宾时提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并表示将尊重外国在台湾的投资。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统一后台湾社会制度问题。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在向美国参众两院议员解释我国政府对台政策时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归回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的《实现和平统一的几条方针政策》等,都是“一国两制”的具体阐述,1984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人士时,第一次明确完整地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同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进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一个中国。
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的完全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第六,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第七,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第八,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第九,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第十,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内国际问题的基础。
2.“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这一构想,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第五,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1.香港的顺利回归
香港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问题。1982年9月,中英开始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会谈中,邓小平充分阐明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是中英两国政府如何使香港在过渡期不出现大的波动。这构成了中英会谈的基础,成为会谈成功的指导思想。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
2.澳门顺利回归
澳门问题与香港问题一样,都是由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在适当时机收回这一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中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开始解决香港问题不久,即着手解决澳门问题。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3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决澳门问题的方式与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基本相同。由于葡萄牙政府表现出友好合作态度,中葡双方未出现严重分歧;同时,香港顺利回归对澳门回归产生了十分有利的影响,这就使澳门问题的解决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