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根治政治顽症官僚主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官僚主义位于四风之首,是祸国殃民的毒王。因此,必须把坚决根治官僚主义这种政治顽症作为整治四风的重中之重。

 

  我们历来反对官僚主义

 

  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说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还尖锐地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切实改掉。邓小平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他还认为,官僚主义除表现为命令主义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主要又表现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并告诫全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江泽民同志严肃强调:形式主义作风和官僚主义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必须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胡锦涛针对党内官僚主义的陋习指出:这些不良风气如不坚决刹住,势必严重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势必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习近平同志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反对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联系起来,要求全党坚持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和个人专断、追求奢华等不正之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自上而下向官僚主义等政治顽疾发起猛烈攻击,干部群众为之拍手称快。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解决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体现我们党反对官僚主义的坚强决心。

 

  官僚主义作风祸国殃民

 

  官僚主义是生长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赘瘤,是毒素和祸害,如果任由官僚主义滋长、蔓延,终将导致党和国家的覆亡。

  官僚主义的要害就在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一些领导干部开展工作习惯于发号施令,仅仅依靠开会、打电话、发文件等简单生硬的方式,不愿深入基层一线,不善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善于把握各类矛盾问题的特点规律,把握不好推进重点工作、解决难点问题的关键点、突破点和落脚点,各项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少数领导干部自我感觉高高在上,脱离干部群众,官老爷思想严重,对干部群众的合理诉求和饥寒饱暖无动于衷,甚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上访事件。少数行政许可、执法部门、服务窗口、服务环节工作人员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不为群众指引正确的办事途径,不一次性告知,让群众来回跑,中梗阻现象屡治不止

  官僚主义滋生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一些干部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状态,有的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负责任。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浮在上面,不愿意下基层;有的以检查评比代替工作,热衷于轰动效应,好大喜功,搞花架子,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甚至弄虚作假。有的干部操守不佳,纵自己、贪享乐、图安逸,热衷于声色玩乐。

 

  多管齐下铲除官僚主义

 

  对于官僚主义者来说,职位、权力是命根子;既要当老爷,又要讲形式,还怕丢帽子,是其共同的心病。铲除官僚主义要坚持多管齐下,要把权力关在制度这个笼子里,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

  一是党内监督,特别是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领导班子内部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领导干部如果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好人主义盛行,就很难把官僚主义肆虐的势头打下去。

  二是群众监督。对官僚主义这些歪风邪气,群众看得清、恨得深。党员干部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专门整治,抓紧解决那些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突出问题。

  三是舆论监督。官僚主义者最怕公开曝光。要形成必要的声势,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坚持讲真话、听真话,坚持讲实效、办实事的好典型,形成正确的示范和导向;同时,对那些严重弄虚作假、追名逐利、做官当老爷的坏典型也要进行公开曝光。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尹德慈)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电话:0759-6632201 传真:0759-6632201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