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思政党支部书记项目

 

思政课对大学生党性的培养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新一代党的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如何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问题,是高等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的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基础必须课,应为大学生党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

党性,是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政党特性的集中表现。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党员思想、政治、作风、组织、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上、表现在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纯洁的思想意识,表现在具有坚强的党的观念和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党员自觉地按照党性原则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进行自我表现教育和自我改造。它包括政治修养、思想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作风修养、科学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等几个方面内容。

党性教育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在内容上一定要遵循这一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的党性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而党的建设的关键在于共产党员的素质,其中重要的是党性修养的水平。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锻炼,特别是青年一代共产党员的党性具有时代的紧迫感、历史的责任感和形势的危机感。尤其是在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在各种复杂斗争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我党历来重视党性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加强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对增强我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队伍中的佼佼者,个别学生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主要表现为组织性、纪律性不强,批评与组我批评不够,不能广泛的接受群众的监督等。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深入的党性教育,是建立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根本要求。

三、拟解决的问题

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应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入党的领航人?

如何将大学生的党性教育与思政课紧密的结合起来?

思政课上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政课上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3年5月15日

思政党支部书记项目实施方案

——思政课对大学生党性的培养

为切实把书记项目落实到支部建设中去,进一步加强我支部工作管理,全面推进我校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为目标,全面发挥思政课在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方面的作用。

二、主要措施

1、确定领导小组。

确定以党支部书记为项目总负责人,其他支部委员为组员。全面负责领导监督本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其余各位老师按照此项目的要求合理组织教学。

2、项目具体实施过程:

(1) 教师方面:

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首先做好表率。思政课教师是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者,利用平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知识是各学科学习科研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也是用于服务党的建设、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的必要知识,因此教师要不仅做好教书育人,更要育人教书。在每次支部会议上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讨论,及时总结成果。

(2) 学生方面:

结合此项目开展活动。计划如下:

①以“五四”运动、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文图片展、知识竞赛、参观等革命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合唱“红色歌曲”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党支部党员热爱祖国、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意识。

②树立先进分子与先进事迹。充分发掘党员的典型事迹,着力宣传先进分子与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树立榜样,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③充分利用假期广泛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党员利用假期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知识讲座、市场调研等形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报祖国。

④开展大学生生党员修身行动

制订党支部及党员“创先争优承诺书”,从思想道德、言行举止、模范表率方面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创新支部活动形式,组织党员召开特色支部民主生活会。

 

思政党支部

2013年5月15日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电话:0759-6632201 传真:0759-6632201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